你聽過用水泥作畫嗎?在新北市石碇鄉,就有一位化腐朽為神奇的畫家,創造出台灣第一幅水泥畫。

他,叫作楊敏郎,因為偶然看見水泥工塗抹牆壁,那豪邁、瀟灑的第一刀,信手一揮即成形的技法,讓他深深著迷,從此放棄三十年的肖像路,投入水泥畫創作,從畫匠轉身成為藝術家,追求登峰造極的境界。


IMG_9606.JPG 

天生的藝術家

出生於彰化溪湖的楊敏郎,從小就十分聰明,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好奇寶寶,對美麗、新鮮的事物特別敏感。「人家在演台戲的時候,我不看他們演,我都在旁邊看捏麵人!」小時候有一次在路上踢石子,不小心踢進了別人的稻田,氣得農夫非得要楊敏郎把石子找出來,不然不准他回家。楊敏郎想,整片稻田水,怎麼找得著?他忽然靈機一動,隨便找了顆石子沾了沾水,把農夫唬弄過去了。


輾轉的肖像人生
喜歡畫畫的他,八歲那年得了彰化縣學生繪畫美展,在村裡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小畫匠。畢業後考了兩所初中,但因家裡的經濟無法承擔,只好在家作農耕生意,並念了幾年夜間的私塾,學習吟詩作對。當時父母認為畫畫不是條一般的道路,所以打消了他想學畫畫的念頭。


IMG_9466.JPG 

直到當兵時,受到班長的鼓舞才重拾畫筆練了三年的肖像技術。楊敏郎說:「一開始認為畫人像很難,但是後來嘗試著畫,不恥下問請教專家。」果然,皇天不負苦心人,畫到後來,楊敏郎的成績愈來愈好,不只是街頭路人,連當紅明星的肖像照大家也搶著收藏,「粉絲朋友跟我要一張明星照,就會請我看一場電影,所以當兵那三年,我看了上百場的電影!」

IMG_9528.JPG 

儘管生活困苦,楊敏郎仍不放棄畫畫之路,他說,有時候稿費根本付不起房租,但為了謀生,還是得忍著做下去。本來打算回老家的楊敏郎,接到附近一家鐵工廠,才做沒多久,薪水就漲了三十塊,跟同一期進去的人比起來,楊敏郎的藝術天分,讓他在工作中脫穎而出,不只會切割、電銲,還懂得看藍圖,楊敏郎也懂得學以致用,現在的創作技巧,一半就是從鐵工廠裡學來的。


IMG_9561.JPG 

楊敏郎不只愛畫畫 也有一個歌星夢

不只有繪畫的天分,楊敏郎也有著一副好歌喉。
在一次因緣際會下,他參加了歌唱比賽應徵歌星,結果錄取了兩人,其中一人就是他。楊敏郎爽朗地笑了:「當時我想,既然畫肖像沒地方發展了,就走唱歌這條路吧!」萬萬沒想到,第二天去上班的時候,才恍然大悟他們是賣藥團。

每次休息的時候,楊敏郎就騎著腳踏車,從泰山一路騎到板橋,想要找可以繼續畫人像的地方,但是妻子卻對他說:「苦那麼久了,好不容易穩定下來,你又要逃。」說到這裡,楊敏郎嘆了一口氣,他說,他不想放棄畫畫這條路,就這樣,楊敏郎的肖像路,整整走了三十年。

IMG_9464.JPG

 

楊敏郎說,有一次他畫了一幅畫,覺得非常滿意,就在角落寫上他的名字,客人一看,也覺得很滿意,但是卻要求把名字塗掉,說:「你又不是大畫家,為什麼要留那個名字?」楊敏郎就把它塗掉,但是當下就許下一個願望──我當畫匠沒關係,我希望我的孩子,以後是個畫家。楊敏郎說:「在他們讀幼稚園的時候,我跟他們說美國人很喜歡台灣兒童的畫,你只要畫一張,我就給你50塊。」在楊敏郎的細心栽培下,兩個兒子果真畫出了對藝術的興趣。

 

大兒子楊力州是紀錄片導演,拍攝的作品有《青春啦啦隊》、《被遺忘的時光》等,《奇蹟的夏天》榮獲金馬獎。小兒子負責公共藝術的領域,目前兩人皆於大學任教。儘管兩個兒子有所成就,楊敏郎並不因此感到驕傲,他笑著說:「他們有他們的人生,現在我也在過我自己想過的生活,要怎麼玩都行!」


IMG_9441_1.JPG 

嚮往幽靜生活 石碇泥畫屋的油來
鄉下長大的楊敏郎,從小就對山水有一份喜愛之情,直到小孩各有前程,退休後毅然遷居到石碇的荒山野嶺,過自己想過的生活,舉凡畫畫、雕塑,楊敏郎先生也喜歡種植花草、野菜。

而泥畫屋,源自一個特別的故事。
某一天楊敏郎開著廂型車,帶了作品要去社教館展覽,經過牌樓貨車停時,看見一個歐巴桑揮手要搭便車,楊敏郎便客氣地載她一程,發現原來歐巴桑也非常熱愛畫畫,最後留下了聯絡方式給她。
 

過了六年,歐巴桑突然在某一天打電話給楊敏郎,說要用最便宜的價錢賣給他一塊地,楊敏郎一看就覺得很喜歡,馬上就收購了那塊地。就是這樣的因緣撮合下,那塊地成了楊敏郎的展覽室──泥畫屋,楊敏郎還開玩笑地說:「可能以後也是我的紀念館!哈哈哈!」就這樣,泥畫屋申請整地後十個月,於民國九十六年正式成立。

走過的路 絕對沒有冤枉

起初在文化中心申請展覽,卻受到評審的冷言冷語,但是楊敏郎並不因此氣餒,繼續他的創作之路。回到彰化後,終於有機會在文化中心展出,造成一番轟動,備受矚目下,楊敏郎的特展邀約源源不絕,他的作品被愈來愈多人看見。談到這裡,楊敏郎笑著說:「過去那些不看好我的評審,總算被我打了耳光!」

IMG_9591.JPG 

申請的其中一個單位,讓楊敏郎印象非常深刻,他說:「有一個歐巴桑看了看我的簡歷,跟我說,楊先生,可不可以把國小畢業改成高中畢業,這樣比較容易錄取。」楊敏郎聽了這一席話,便把作品通通帶回家去了。「如果你們是為了文憑才讓我展,那我寧願不展。」楊敏郎不求名利,不宣揚他的豐功偉業,他幫當地的永碇國小、和平國小作詞作曲寫校歌,在泥畫屋一心嚮往純粹的生活。

藝術是永恆的探索

有人說創作之路是寂寞的,是否每一件偉大作品的背後,都隱藏著一段作者獨自咀嚼寂寞的故事?楊敏郎說:「我認為絕對不寂寞,因為有作品在和你對話,你一直在欣賞它。像以前,我就叼著一支菸,一直欣賞、一直欣賞,都不會想睡覺,那個過程中是很興奮的。」楊敏郎認為,每一件作品都像自己的孩子,看著自己的作品從零到有的過程,那其實是非常感動的,絕對不會寂寞。


IMG_9569.JPG 

「對自己的作品感動,別人看了才會感動,自然而然成長,給自己往上爬升的力量,繼續創作。」

IMG_9467.JPG 

真正的藝術工作者永遠有狂熱,永遠在探索新的事物,活到老學到老,沒有竭盡的一天。
而楊敏郎,這樣一位灑脫、不喜歡受束縛的藝術家,永遠有一顆追求藝術的心,時時在生命中感動自己,進而創作出感動他人的作品,楊敏郎,捏出了自己的人生,也為藝術界抹上了不一樣的色彩。

 

tvbs.jpg


  【青春啦啦隊】 導演兒子v.s畫家老爸之石碇篇 
  【大新店地方新聞】 楊敏郎泥畫屋 集结藝術心血創作
  【街頭巷尾】 敷彩泥塑畫人生
  【淡蘭藝文館】 2010年首推楊敏郎個展
  【華視新聞網】台灣泥畫家楊敏郎
  【人中日報】泥畫家楊敏郎砌出瀟灑人生
  【淡江大傳】泥畫家─楊敏郎 


獲獎紀錄及展覽紀錄
1951彰化縣學生美展獲獎
1977全國雕塑比賽獲獎
1978雕塑作品國父紀念館收藏
1985國軍文藝中心國畫聯展
1988今日公司泥畫首展、新生畫廊泥畫首展
1989台北中山堂泥畫義賣個展
1990台北時報廣場泥畫個展
1990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台灣省政府敎育廳
     指導全省文化中心巡迴展
     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台東縣立文化中心
     新竹市立文化中心    花蓮縣立文化中心
     台南縣立文化中心    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高雄縣立文化中心    桃園縣立文化中心
     屏東縣立文化中心    苗栗縣立文化中心
     澎湖縣立文化中心    南投縣立文化中心
     基隆市立文化中心    台中市立文化中心
     雲林縣立文化中心    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1991今天畫廊個展
1992藝術家畫廊個展
1997紐約 巴黎拉脫維亞公立美術館 博物館牛年特展
1998國父紀念館泥畫邀請個展
2002台北縣石碇圖書館泥畫特展、國立溪湖高中邀請回鄉特展
2003台北縣立文化局邀請六十回顧展
2005美國文化中心巡迴聯展
2006台北縣新店地政8號行動藝術展
2009台北縣坪林鄉茶業博物館季展

 

【築夢踏實】泥畫家楊敏郎捏出自由人生




達人報導採訪編輯-杜鈞寧




【達人檔案】泥畫家楊敏郎捏出自由人生   
素有石碇藝術至尊的楊敏郎老師,從小就愛畫畫,為了滿足自己追求藝術的企圖,楊老師在不斷創作中,成為以水泥作畫的台灣第一人,也開創了自己的作品風格,如今楊老師又突發­靈感,正開始著手創作以鋼鐵塑形動物雕像。而無論是泥畫、鋼鐵塑雕,皆能看出楊老師在各種作品中不喜受束縛、粗獷豪邁的展現。     

文章來源:http://progroup.tw/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9&extra=page%3D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U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