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土工作室玄關.JPG  


工作室玄關擺放著
謝嘉亨的火車陶藝品,釉色層次豐富,看起來就像真正的銅製品。

3工作室內部.JPG 
陶藝品的色澤及各種畫作,讓整個工作室的空間看起來明亮而溫馨。

        走進謝嘉亨和太太一同經營的樂土工作室,裡面擺放著各式各樣的陶藝作品,有小巧可愛、適合放在書桌上的陶藝品,也有線條豪邁的大型閃光釉作品,陶藝品的色澤讓整個房間明亮而溫柔了起來。一籃玩具小火車擺在桌上,訪問進行間,每當提到火車,謝嘉亨眼中的光輝讓人印象深刻,謝太太則靜靜的在一旁聆聽,神情溫柔而專注。


部分火車蒐藏.JPG 
成長的軌跡中,火車在
謝嘉亨的心裡一直有著象徵性的地位,圖為謝嘉亨小時候的蒐藏品。

 

 

兩地的童年 承載孺慕之情與夢想的鐵道之旅
       「蒸汽火車就像是一隻巨大的怪獸,會冒煙,會噴氣,有火焰,充滿了力量。」第一次看見蒸氣火車,謝嘉亨睜大雙眼,隨著巨大車輪的轉動,他的思緒也飛到幾公里外的遠方。第一次跟著外婆搭火車回台南,擁擠的車廂內,年幼的謝嘉亨還不知道,自己搭上的這班火車,不僅連接著過去記憶,更是一列通往夢想的火車。


搬運2.JPG 

 
        家住台北市,謝嘉亨的父母在南京西路巷內經營木材行,因工作忙錄,常將年幼的孩子託給住在南部的外婆照顧。在交通不發達的年代,每逢長假,外婆總會帶著謝嘉亨搭火車回到台南鹽水的老家。每次搭火車,都是一趟難忘且豐富的探險之旅,七個多小時的車程,謝嘉亨記得途中每個車站的樣貌、打開鐵路便當的驚喜、列車出山洞時,光線擴散的弧度,以及身旁最疼愛他的外婆,那慈祥的臉龐。蒸汽火車就像是一隻巨大而神祕的怪獸,在謝嘉亨面前展開了全新的世界,對火車的迷戀在他小小的心靈逐漸燃起。
 

 

        鹽水鎮是個小地方,鎮上玩具店並不多,謝嘉亨從小就喜歡布袋戲,常去附近的玩具店賒帳買布袋戲偶,但最大的興趣仍是蒸氣火車,無奈火車的玩具模型數量十分稀少。「以前常常把很多玩具車用繩子綁成一串,自己拖著在地上走。」謝嘉亨的第一部火車,是父親在後火車站的玩具店買來送他的一組日本火車。「在我的印象中,火車都是直直走,不會一直繞圈圈,所以我的鐵軌從來不是拼成圓型。我總是覺得鐵軌不夠,那時候長大的志願就是要買更多鐵軌,把鐵道鋪長,讓火車能跑得更遠。」謝嘉亨笑著說。

 

 
2.jpg

 

出國進修 從零開始的陶藝學分
        由於五專試後成績不理想,謝嘉亨參加復興美工的獨立招生,一舉考上產品設計組。經過三年創作技法的嚴格訓練,畢業後他回到家中木材廠見習。當時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的教授常到木材廠購買材料,閒聊之際,驚豔於他的藝術天賦,勸說謝嘉亨繼續進修藝術。於是,二十七歲的他毅然決然遠赴西班牙學習專業技能,進入了五年制的馬德里市立陶瓷學校。「原本想學室內設計,但一個華僑卻建議我選擇比較少人讀的陶瓷學校。」選擇了一條較少人走的路,謝嘉亨從零開始,語言和專業課程同時進行,開始了異地的求學之旅。


釉藥的色彩魔法 阿拉伯皇室閃光釉技法

        閃光釉是十三世紀時,阿拉伯皇室陶瓷採用的特殊釉法。大三時,謝嘉亨在藝廊偶然看見西班牙藝術家Joan Carillo的閃光釉作品,其華麗奔放的風格深深吸引著謝嘉亨,他當場買下作品,帶回學校請教指導教授Joan Llacer。由於閃光釉技法難度極高,謝嘉亨為此買了特製的瓦斯窯爐,不停的做實驗,多次調整配方,希望得到自己要的釉的質感。然而,儘管教授提供了兩百多種釉藥配方讓他嘗試,歷時一年半仍然毫無斬獲。所幸,謝嘉亨後來輾轉得知阿拉伯人當初在燒釉時曾加入「錫」,這麼一試,竟然就成功的燒製出閃光釉。台灣留學西班牙的學生人數雖多,但謝嘉亨卻是唯一一個擁有這項技術的人。

 

啟發謝嘉亨的第一件閃光釉作品.JPG

在西班牙逛藝廊時,謝嘉亨偶然發現這一件由知名藝術家JoanCarillo所創作的閃光釉作品,驚豔於它華麗奔放的色澤,謝嘉亨買下作品,與閃光釉技法結下不解之緣。

        
        大四這一年,謝嘉亨隨主修教授一起去義大利、法國、德國等國家販售自己的創作,檢視自己創作的作品是否具經濟價值,也同時開闊了眼界。謝嘉亨發現,西班牙在歐陸屬於相對保守的國家,非常重視自身文化的古典與傳承,相較之下,義大利同樣保存了豐富的古典藝術資產,但義大利的開放思想及創新遠勝過西班牙,陶藝品的創作也更加多元。「他們在材料上做了很大的突破,你想得到的,他們都做得到。」不像東方的陶藝創作,停留在我們可以想像中的範疇中,義大利的突破創新,激起謝嘉亨顛覆台灣陶藝界的想法。

 

_IGP7125.JPG
 

 

西班牙藝術風格 堅持走一條不一樣的路
        「我的陶瓷造型及思想,完全是承自西班牙的創作方式。」謝嘉亨說,西班牙的證照教育二十年前已經非常發達,專業證照在社會上受到肯定,為了就業,年輕人願意投入長時間,扎實的學習一項技能,和台灣的文憑教育有很大的差異。「以前在西班牙很會做造型,剛開始都從形狀捏塑學起,但顏色上了之後大部分都會失敗,做了好幾百件作品。」


083437tugzg5r6eeur5h5h.jpg 
除了磨練技巧,創作閃光釉也必須擁有足夠的化學知識,因為化學成分是影響釉色的決定性關鍵。屈身走下樓,曾經是防空洞的地下室內,擺放著一罐罐調製釉藥所需的的化學藥劑。

        謝嘉亨在西班牙求學一共七年,五年的藝術陶瓷,兩年的化工學院,1997年他順利獲得馬德里大學陶瓷化工碩士學位及陶瓷學校陶瓷專家文憑。除了學業上的成就,謝嘉亨也邂逅了當時在馬德里皇家音樂學院主修鋼琴的謝太太,「市中心要用窯爐不方便,她練琴又很吵,所以我們就搬到郊外的小山丘上,她在二樓練琴,我在一樓燒陶。」這場異國浪漫戀曲延續了二十一年,一路走來,謝嘉亨對於陶藝的努力,謝太太全都看在眼裡。


謝嘉亨與謝太太合影.JPG 
謝嘉亨與謝太太在工作室內甜蜜合影,追逐夢想的路上,謝太太的陪伴和支持,是他最大的動力來源之一。

 
        雖然熱愛西班牙的生活,謝嘉亨和妻子終究選擇回到台灣,回國後持續進行閃光釉創作,也開班教小朋友繪畫及陶藝,「一個月大概可以教五、六百個學生。」


學員作品.jpg 
除了創作,
謝嘉亨投注心力在教學這一塊,上圖為等待窯燒的學員作品。

小朋友作品.JPG 
謝嘉亨就讀小學四年級的孩子,也繼承了父親的藝術天賦,上圖就是他所創作的陶藝品,造型可愛,充滿童趣。

   
        考慮到變質岩、火成岩的穩定性及耐熱性較佳,他不計成本,從西班牙進口泥土進行創作,也在工作室中裝設數個德國製電窯、義大利瓦斯窯。不同於其他台灣陶藝家,謝嘉亨創作的閃光釉造型作品往往有著恣意伸展的線條,一如舞者的曲線。「我一直在捕捉光影,這和印象派的做法是相似的。」謝嘉亨認為,台灣在拉坯、實驗器皿上的詮釋已經太多,應該跳離。「我的形是副,我的色是主。」以圓型的器皿而言,光只會集中在上緣部分,為了留住光和顏色,器型上他改用立體派風格的幾何造型。謝嘉亨的「另類」器型引起爭議,但他堅持創作者應該有自己的思維。「如果一直走別人走過的路,人類的文明不會往上提升。就是因為大膽去顛覆,才會有新的東西出現。」


窯爐.jpg 
為了燒製閃光釉作品,
謝嘉亨特別從西班牙進口特製窯爐和泥土,陶藝創作的過程中,除了漫天的粉塵,窯燒時高溫的工作環境也是創作者必須忍受的。由於早上才使用過,站在窯爐前,還能感受到微微散發的熱氣。

室外窯爐.JPG 

室外擺放了另一個從西班牙進口的瓦斯窯。


火車夢結合閃光釉技巧 重現鐵道歷史

        從國中開始,謝嘉亨陸續蒐集火車模型,從1/175的N級小火車、1/86的小火車到更大的蒸汽火車都有。2000年,他看上一部日製「家庭號」火車模型,興高采烈的計劃要將鐵軌擺放在客廳的哪個角落時,妻子的一句:「你也可以自己做做看啊!」為他的創作領域打開另一扇窗。謝嘉亨回想起歐洲常見的蒸汽火車模型,結合自己擅長的閃光釉技法,著手創作陶瓷火車。但由於第一部創作火車單憑想像,完成後比例不協調,看起來十分怪異。之後為做出比例精準的火車模型,他到二二八公園拍攝戶外展示的「9號火車」,查詢各種文獻及日治時期的設計圖,花費半年的時間打造出「9號火車」,獲得第九屆工藝設計競賽「新光三越獎」。講究細節的零件、比例準確的車體,陶瓷在高溫燒製後完全瓷化,車體呈現金屬質感與色澤,用手指輕敲,清脆的響聲竟如銅器一般,令人驚豔。


4工作室一隅.JPG 
工作室的一角擺放著尚未完成的火車,和各種創作工具。

火車設計圖.JPG 
牆面上貼滿了
謝嘉亨親手繪製的火車設計圖。

        技法經過不斷的學習修正,後期燒製出的顏色越來越多樣,更能呈現車體的真實色彩。走進謝嘉亨的工作室,牆面上密密麻麻貼滿了他所繪製的火車設計圖。將平面設計圖轉化為立體作品是一大工程,另一方面,一個火車頭就有大大小小兩三百個零件,必須個別製作,車廂主體則以陶板成型,經過火車頭入窯後,先用電窯進行素燒,將陶土「瓷化」,增加硬度。由於第一次窯燒時,細小零件很容易因高溫而斷裂、變形,所以再次窯燒前必須先進行修補的動作,再窯燒兩到三次;為了呈現釉藥效果,謝嘉亨又改用「直焰式」瓦斯窯再燒多次。其作工之精細,連現任交通部長毛治國也讚譽有加:「每個零件都交代的很清楚!」


搬運1.JPG 
將車身半成品放入窯爐中燒製。

        鐵路在台灣進入工業文明的過程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謝嘉亨感性的說:「鐵路和生活一直都有密切的關聯,現代人對鐵路感受力可能沒有以前那麼強烈,但其實很多學生、家人、情人之間都有動人的鐵路故事。」謝嘉亨持續創作台灣蒸汽火車,由於許多火車頭的實體早已不存在,謝嘉亨廣泛蒐集文獻資料,透過為數不多的幾張老照片、嚴謹的構圖輔以豐富的想像力,拼湊出火車的原貌,為許多消失在台灣歷史的火車重新賦予了生命。由於製作陶瓷火車費時費工,一年只能做七到八台,他總共花了七年時間進行創作,創作的火車種類之多,連早期東部的窄軌蒸汽火車、南部糖車、北部載運煤炭用的小火車等都含括在內。

宜蘭線通車火車頭.jpg 
謝嘉亨作品─宜蘭線通車火車頭。

_IGP7623.jpg 
謝嘉亨作品─比利時製糖車。

「30陶作-台灣國寶蒸氣火車」 民眾記憶中的共同連結

 

img_s.gif

 

        第一次在國父紀念館展出就引起熱烈迴響,參展民眾不分本省、外省人,對於台灣早期的蒸氣火車都有著同樣深刻的記憶。「他們在每一台火車裡,都在勾勒自己對這塊土地的感情。」展場中有老父親帶著子女來看展,「你看,我年輕的時候就是坐這台!」也有南部人說:「我小時候都會追這種糖車耶!」藝術的超然存在,有著無形的影響力,這些陶瓷火車是否販賣,對謝嘉亨而言一點也不重要,如同西班牙內戰時期,許多人創作在地音樂,只為喚醒民眾不受政治左右。謝嘉亨期望,透過再現記憶中的火車及往日美好時光,讓民眾屏除成見,回歸對土地的純粹情感,重新思考與自己台灣這塊土地的關連。


4第五屆國家工藝獎頒獎典禮.jpg 
獲頒第五屆國家工藝獎。

公視節目_文仁政事_錄影.JPG 
公視節目「文人政事」攝影棚內與主持人合影。

參展九十九年度總統府藝廊-九如薪傳系列展-總統府接見照片.jpg 
參展九十九年度總統府藝廊「九如薪傳系列展」總統府接見照片。

 

三立草地狀元.JPG 
三立「草地狀元」與主持人合影。

創作即生活 堅持所愛的創作態度
       「我覺得,人活在世界上,最好都能做自己喜歡的事,像創作就是我每天一定要做的。」謝嘉亨習慣把一天切割為兩、三個時段,把握早上精神最好的時間進行陶藝創作,下午以教畫等工作為主,晚上則是休息時間,每天的作息都規律安排。秉持著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謝嘉亨堅持—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很多事,不要想太多,就堅持去做。」創作帶領謝嘉亨回到童年,他搭著一班彷彿永遠不會到站的列車,風景盡是新奇。目前謝嘉亨所創作的陶瓷火車,數量已高達五十多部,他希望近期內能夠開辦第二次展覽,見證歷史,也讓更多人一睹台灣鐵路早期的絕代風華。
_IGP6983.JPG


--------------------------------------------------------------------------------------------------------------------------------------------------------

達人小檔案
姓名:謝嘉亨(Hsieh, Chia-heng)
店名:樂土工作室
地址:台北市長安西路19巷2弄19-2號1樓
主要作品:陶瓷火車作品、閃光釉陶藝作品
工作室電話: 02-25418802

 

個人網站

 

獲獎紀錄
1992 入選西班牙農業部國家陶瓷比賽 
1993 入選台灣國立歷史博物館陶瓷雙年展 
1994 獲得西班牙馬德里市立銀行“Muestra de Ceramica de Mostoles”第六屆比賽 
         獲得第三屆台灣陶瓷金陶獎學生組第二名 
1995 參展59屆義大利佛羅倫斯“La terra  plaswata sculture in fiera”國際藝術大展 
         參展西班牙“VersoFirenze”藝術集團聯展於藝廊Galeria de art 4 Vila Real
         入選第四屆台灣陶瓷金陶獎社會造型組比賽 
         獲得馬德里市立“陶藝專家文憑” 
1996 獲得馬德里省Alcorcon市立文化中心第十五屆國家陶瓷比賽收藏獎 
         參展義大利“Bologna”波隆那國際現代藝術大展 
         獲得馬德里市立銀行CajaMadrid國家陶瓷比賽第二名 
         獲准進入馬德里省“Mostoles”HORNES MOLINA市公司從事專業窯爐建造 
         獲得西班牙國立馬德里大學陶藝家碩士文憑 
1997 國立歷史博物館陶藝雙年展優選 
1998 台北縣金鶯獎佳作 
         台北縣鶯歌高職陶藝工程系教師 
1999 中華民國釉藥發展協會講師 
         台北縣全國陶藝獎第二名 
2000 南瀛美展「南瀛獎」陶瓷類 
2001 第九屆工藝設計競賽「首獎」 
2002 朱銘美術館「觀雨季」立體創作類「首獎」 
2003 第三屆國家工藝獎「三等獎」 
2004 南瀛美展「優選獎」陶瓷類 
         第四屆國家工藝獎「二等獎」 
2005 獲選文建會「台灣工藝之家」 
2006 第六屆國家工藝獎「二等獎」 
2008 南瀛獎雙年展榮獲「南瀛獎」 
2008 台灣工藝競賽傳統工藝組榮獲「三等獎」 
2009 國立國父紀念館陶瓷【蒸氣火車個展】
2010 九十九年度總統府藝廊-九如薪傳系列展
         法國陶瓷重鎮展-謝嘉亨應邀參展
         台中鶴軒「點土成金」謝嘉亨陶藝創作個展



電視或平面媒體報導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光華雜誌專訪「陶土,火車,閃光釉—用創作追夢的謝嘉亨」
大紀元報導—「謝嘉亨 30陶作,紀錄台灣鐵道史詩」
中天電視報導—「收藏全世界火車模型,鍾情蒸氣老火車」
三立草地狀元報導

台灣宏觀電視報導
http://web.pts.org.tw/macroview/mealc/main.php?Channel=MVTV&XMAENO=5&XMBENO=787



                                                                                                              達人報導採訪編輯-蔡孟凌

 

來源:達人威客社群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U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